伊朗努尔新闻网:1953年8月19日的政变是伊朗与美国关系史上的关键节点。华盛顿与伦敦合作推翻了民族主义政府穆罕默德·摩萨台,并将巴列维重新扶上王位,以阻止伊朗石油的国有化进程。这一举动公然侵犯了国家主权,是对一个民族命运的直接干预。西方通过历史歪曲将政变归咎于伊朗内部问题,但事实清楚:美国和英国将伊朗的经济独立视为对其殖民利益的严重威胁。政变后对伊朗资源的持续掠夺表明,美国的干涉与霸权战略从一开始就具有持续性,并在当今以“颜色革命”和“混合施压”等现代形式延续。
美国的背信行为:外交微笑背后的铁拳
美国对伊朗的一贯行为特征之一是对协议缺乏承诺。摩萨台曾希望通过“第三种平衡”战略获得美国支持,但华盛顿选择了背叛。其他例证也印证了这一现实:未履行《阿尔及尔协议》、冻结伊朗资产、在联合国第598号决议后支持萨达姆和反政府组织、退出伊核协议并加剧制裁。即使在谈判期间,美国对伊朗的军事打击仍在继续。这一历史模式表明,华盛顿的“微笑”下始终隐藏着铁拳;对美国的信任最终不过是海市蜃楼。
从毁灭性制裁到十二日战争
美国的敌意以多种形式延续:从支持巴列维政权和强加战争,到实施联合国特别报告员所称“针对妇女和儿童”的严厉制裁。这种敌对政策在1404年的“十二日战争”中达到顶峰——一场融合军事与心理战的混合战争。华盛顿试图通过轰炸核基础设施和激化社会裂痕,迫使伊朗分裂与屈服。这场战争与1953年政变有着明显相似之处:目标一致,即打破伊朗的独立与抵抗。这一经历再次证明,美国寻求的不是“谈判”,而是“屈服”。
历史的教训:抵抗与区域协同战略
回顾自1953年以来美国对伊朗的行为,结论十分明确:华盛顿从未终止对伊朗人民的敌意。这种敌意并非针对政府,而是源于伊朗人民的独立意识。美国将拒绝屈服的民族视为对其殖民秩序的威胁。应对这一历史性敌意的战略是依靠国内能力、实现国家团结与推动区域协同。历史经验表明,依赖西方承诺只会重演欺骗,而积极抵抗与利用本土潜力则能打破敌人的算计。如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以警觉姿态应对美国的各种剧本。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