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在罗马再次举办伊朗与美国之间第五轮紧张谈判之际,以色列因素不仅未缺席,反而空前地成为谈判核心。表面上,这是一场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技术和法律讨论,两位长期敌手在谈判桌上争论;但在幕后,一场比单纯的双边谈判更复杂的博弈正在进行——一个以色列不仅是观察者,更是主要参与者的谈判局势。
最近几天,《Axios》《路透社》《CNN》和《以色列时报》等媒体纷纷报道以色列可能对伊朗发动军事袭击,这不仅是一种压力施加手段,更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心理战,以影响谈判进程。媒体成为威胁信息的传递工具:如果德黑兰不让步,伊朗的核设施可能会成为攻击目标。然而,这场威胁游戏不仅仅是心理战,它更意味着以色列在谈判期间的实质性干预——在谈判举行之际,摩萨德局长与以色列战略事务部长同时出现在罗马,并与特朗普特使史蒂夫·维特考夫在谈判场所附近会面,这直接证明以色列对谈判的实际影响。
以色列一直通过多个渠道获取谈判信息,但如今,它已不只是旁观者,而是亲自介入谈判进程。自特朗普政府启动新一轮核谈判以来,尤其是第二轮谈判后,以色列的影响力显著增强。例如,在第二轮谈判前,以色列代表团曾在巴黎与维特考夫秘密会面,而在谈判当天,以色列消息人士更出现在美国代表团下榻的酒店;而如今,罗马再次成为这一战略交汇点。
谈判地点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策略。伊朗最初希望继续在马斯喀特进行谈判——那里在地理和安全层面更接近伊朗,也较少受到以色列的干预。然而,美国强烈坚持将谈判地点改为罗马,其表面理由是便利外交官往来或欧洲靠近美国,但实际上,这一选择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罗马不仅对以色列官员更具开放性,也为美以之间的幕后磋商提供了安全环境,而这正是阿曼无法提供的。
以色列在罗马的介入表明,这场谈判已不仅仅是德黑兰和华盛顿之间的对话。一个“非正式的三方轴心”正在形成:尽管以色列并未正式出现在谈判桌上,但它在幕后积极影响着美国的谈判立场。罗马已不仅仅是意大利的首都,更成为一个多层次的政治博弈舞台,在这里,意志的较量、威胁的交锋、信息战的运作交织在一起。最终,重要的不是谁在发言,而是谁在引导谈判方向。在这场博弈中,以色列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角色,而是通过直接影响美国政策发挥作用。
鉴于以色列对伊朗的长期态度,这种介入模式势必会增加谈判的不确定性。只有当特朗普摆脱内塔尼亚胡的影响,并接受“共赢”模式,才可能与伊朗达成可行协议,否则谈判前景仍充满挑战。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