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华尔街日报》记者劳伦斯·诺曼(Lawrence Norman)报道,美国国务卿鲁比奥(Rubio)解释了维特卡夫(Vitkoff)关于铀浓缩立场突然变化的背景,并正式宣布了一项几乎已在罗马传达给伊朗的消息:华盛顿的新“大计划”是从国外为伊朗的民用核计划提供燃料。
鲁比奥的声明可以从两个角度解读:
- 试图影响当前谈判,尽管美国在其中并未扮演重要角色。
- 修正外界对维特卡夫关于承认伊朗铀浓缩权利言论的误解。
考虑到鲁比奥的国务卿身份,以及在周六会议相关消息尚未公布的情况下,第二种假设更为合理。这表明华盛顿再次提出了一个旧想法,即通过外国供应伊朗核燃料,并将其包装为“新大计划”。然而,伊朗与西方的核外交历史表明,这并非新创意,而是一个屡次失败的提议。伊朗认为,这种提议削弱了其独立性并威胁其能源安全。
鲁比奥的声明实际上是在修正维特卡夫未能准确阐述华盛顿立场的失误。他解释称,新提议的核心是限制进口燃料用于民用项目,类似于伊朗目前通过俄罗斯为德黑兰研究反应堆提供燃料的方式。然而,核心分歧在于:伊朗坚持其内在的铀浓缩权利。
从伊朗的角度来看,外国燃料(尤其是美国燃料)无法提供能源安全和技术独立的长期保障。美国退出《伊核协议》(JCPOA)以及多次阻碍燃料交付的经历加深了伊朗的不信任。因此,铀浓缩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战略红线。伊朗的回应始终明确:“国内铀浓缩是唯一真正的保障。”
另一方面,特朗普团队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矛盾:既不愿完全取消伊朗的核计划,也不愿真正承认其铀浓缩权利。这种矛盾可能导致谈判充满条件和文字游戏。如果如鲁比奥所言,美国代表将在未来的阿曼会议上提出这一提议,那么会议可能成为这些矛盾的对抗场。
铀浓缩问题始终是伊朗与西方核协议的核心。从《伊核协议》到未完成的草案,鲁比奥试图为旧提议赋予新形象,但伊朗因历史上的不信任而不愿在铀浓缩问题上妥协。最终,那个老问题将再次摆上谈判桌:华盛顿的燃料供应承诺是否可信?而伊朗的回答可能仍是:“不,除非通过国内铀浓缩。”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