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在特朗普第一任总统任期内,他对超过5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包括将关税从10%提高到15%,从25%提高到30%。在其第二任总统任期内,特朗普威胁要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实施更多关税,其中包括以担忧芬太尼走私为由对中国商品征收10%的关税。然而,尽管声音很大,特朗普对许多国家的关税进行了90天的暂停,但中国除外。他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增加至125%。中国对美国商品实施了84%的关税,但在此行动后,美国政府将智能手机、电脑及其他一些电子设备从反制关税中豁免,包括针对中国进口的125%的关税。
这些举措加剧了两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并迫使中国采取多种策略来应对这些压力。为免受美国关税影响,中国采用了一系列战略、技术、商业和外交手段。这些策略不仅旨在降低直接经济影响,还旨在维护中国的地缘政治地位并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最重要策略的详细和技术性分析:
出口市场多元化 中国意识到对美国市场的高度依赖,努力扩大其出口市场:
- 一带一路倡议(BRI):在亚洲、非洲和欧洲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和贸易线路投资,创建替代贸易通道。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议,中国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
- 与东盟、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更加紧密合作。
这些政策减少了对美国作为出口目的地的依赖。
通过专注高端商品提升出口附加值 中国不再主要出口原材料或低价消费品,而是将重点放在高科技、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上:
- 中国制造2025计划(Made in China 2025):致力于发展包括半导体、机器人、电动汽车、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在内的先进产业。
- 降低对进口技术(尤其是美国技术)的依赖。
- 提升全球竞争力。
随着出口商品技术复杂性的增加,对其征收关税的难度和成本也相应提高。
有控制地削弱人民币价值 中国通过降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应对关税影响:
- 人民币贬值使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便宜,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关税的影响。
- 此政策由中国人民银行(PBOC)控制,以避免剧烈波动。虽然这一政策增加了进口成本,但在短期内为出口商提供支持。
发展国内市场作为增长的推动力 中国为了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实施了加强国内消费的政策:
- 通过提高人均收入和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中产阶级。
- 双循环战略(Dual Circulation Strategy):结合国内市场增长与国际联系,鼓励企业关注国内需求而不是仅仅依赖国际市场。
- 此政策降低了对外部冲击(如贸易战)的脆弱性。
直接外国投资与供应链控制 中国通过海外直接投资(FDI)和在关键外国公司中拥有股份来控制供应链:
- 在非洲和南美进行投资以确保原材料供应。
- 收购欧洲和亚洲的关键技术与制造领域公司。
- 在第三国(如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建立生产线绕过美国关税,特别是通过“原产地规则”。
例如,中国企业可能在越南建立工厂并从那里向美国出口商品,以避免针对中国的关税;或者通过创建跨国自由贸易区并利用重新包装和重新品牌策略绕过美国的制裁。
实施针对性报复政策 中国通过对美国商品征收关税进行报复,但:
- 目标明确:集中于政治性较强的行业(如农业),瞄准共和党支持者。
- 差异化政策:对某些公司和州予以豁免,以制造美国政客与经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裂痕。
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上的经济与法律外交 中国通过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投诉向美国施加法律压力:
- 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证明某些关税非法。
- 与其他国家联盟,共同反对美国单边贸易政策。
研发投资以降低对技术的依赖 通过大规模的研发投资,中国的目标是技术自主:
- 政府资金与税收优惠支持高科技企业。
- 在半导体、电池、5G和人工智能领域建立国家创新中心。
- 通过顶尖大学培养专业人才,并鼓励海外专家回国。
综上所述,中国通过技术性措施(人民币贬值、发展国内技术)、战略性措施(市场多元化、海外投资)以及外交策略(WTO反击、报复政策),显著降低了美国关税的负面影响。中国在此方面的成功源自其同时考虑经济、政治和技术的长期系统性视角。此外,中国可能还在推动与欧洲的贸易合作及跨区域合作新框架,以有效应对美国关税陷阱,这成为华盛顿针对中国这一单极体系霸权主要挑战者的工具之一。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