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决定暂停实施新的关税90天,这一政策转折发生在中国强硬回应后的不到48小时内。此前,中国将对美国产品的进口关税从34%提高到84%,这一明确行动不仅在经济层面,也在战略层面向白宫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息:中国将利用其经济能力作为反制工具,即使需要付出代价。
特朗普为何退让?
尽管特朗普试图将这一退让归因于“他人的过度担忧”,但事实表明,多方压力,尤其是来自中国、金融市场以及其经济顾问团队的内部压力,是促使他退让的主要原因。从权力平衡的角度来看,中国已不再是20世纪90年代的被动角色。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拥有直接干预全球市场、供应链和货币关系的能力。因此,特朗普威胁将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25%的关税,与其说是展示力量,不如说是华盛顿经济战略混乱的表现。
特朗普的决策模式
这并非特朗普首次在外部压力或内部后果面前退让。在加沙战争中,尽管特朗普政府无条件支持以色列,但在全球舆论批评和人道危机加剧后,其媒体策略有所调整。在乌克兰问题上,从对俄罗斯的明确威胁到寻求直接谈判,特朗普的政策反复无常。在伊朗问题上,从“极限施压”到提出无条件会谈的建议,特朗普的行为缺乏一致的战略。甚至在格陵兰岛购买计划或巴拿马危机等看似边缘化的问题上,特朗普政府的决策模式也表现出即兴和缺乏成本收益分析的特点。
特朗普行为对美国地位的影响
尽管这种政策模式可能在短期内被解读为总统的“不可预测性”,但从长远来看,它威胁到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美国的传统盟友不再将华盛顿视为战略伙伴,而是认为其政策不稳定、以个人为中心且缺乏框架。甚至在经济伙伴中,与德国、中国或印度等国签署双边协议的意愿也在增加,以减少对美国市场和政策的依赖。
博弈论与特朗普的退让
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特朗普试图通过高额关税制造一种“恐惧游戏”,即通过威胁对方可能的后果迫使其在谈判桌上让步。然而,中国的行动打破了这一平衡。北京表明其愿意付出代价并参与博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威胁方(即美国)未能兑现其威胁,其战略信誉将受损。这正是特朗普目前的处境:一位频繁威胁但鲜少兑现的总统。
美国霸权危机
尽管暂停关税90天可能被视为谈判的机会,但实际上反映了美国在应对多层次经济和外交危机中的战略弱点。中国通过提高关税而非卷入口头争论,展示了其力量和决心。
如果特朗普的即兴决策模式持续下去,不仅美国的经济地位会被削弱,全球对美国领导力的信任——这一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支柱——也将面临崩溃。这一过程可能是缓慢的,但如果不加以遏制,将不可逆转。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