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尽管伊朗的核计划处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监督之下,但西方报告仍持续强调伊朗可能获得核武器。这种舆论操作不仅缺乏事实依据,还旨在为特拉维夫的侵略性行动和持续对伊朗的施压提供借口。
根据大西洋理事会的一项最新民调,这项调查覆盖了60个国家的357名战略家,表明世界可能正在形成一个新的全球秩序,同时出现美国与中国阵营之间的对抗。调查显示,47%的受访者预计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将成为正式盟友。
与此同时,62%的受访者认为,未来十年可能爆发另一场世界大战,这突显了国际紧张局势和地缘政治竞争的加剧。然而,这份报告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聚焦伊朗,并将其核计划描述为一个威胁。
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无证据指控
报告声称,伊朗将在2035年前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然而,伊朗的核计划完全受到IAEA的监督,德黑兰多次强调无意制造核武器。此外,伊朗最高领袖的宗教法令明确禁止制造和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这一关键事实在西方分析中被刻意忽视。这样的报告缺乏任何证据,却强调伊朗核计划的“可能性”,反映了施压伊朗的战略,并为美以对抗政策提供基础。
预言伊朗与以色列战争:为以色列行动寻求正当性
同样地,报告还预测2035年前伊朗和以色列可能爆发直接战争。这一主张与对伊朗的舆论操作一致。以色列是该地区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但通过制造所谓“伊朗威胁”,试图为其军事和侵略行为正名。尽管伊朗的核计划是和平的,并多次重申遵守国际承诺,以色列在美国的全力支持下,不仅拒绝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也从未公开其核计划。然而,西方媒体和智库(如大西洋理事会)往往忽视这些事实,转而将伊朗描述为核威胁,以合理化以色列的侵略行为。
以色列的心理战:为战争政策辩护
这种双重标准不仅破坏了地区安全,还为特拉维夫的战争政策铺平了道路。以色列近年来通过恐怖主义行动、破坏伊朗核设施和暗杀伊朗科学家,试图激怒德黑兰。这些明显违反国际法的行动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得到辩护,并被纳入遏制伊朗的策略中。因此,这些报告与其说是在中立预测未来,不如说是心理战的一部分,旨在为以色列的破坏性政策辩护。
结论:西方舆论是否能够正当化敌对政策?
综上所述,有关伊朗威胁的舆论操作更多地是西方和以色列战略的一部分,旨在为其敌对政策寻找合法性。尽管如此,伊朗始终强调外交、区域合作和多边主义,以互动与相互尊重为基础制定其外交政策。关键问题是,这些带有偏见的分析能否真正为西方的不公政策提供合理化,还是世界将在不久的将来揭示这些双重标准的本质?
伊朗努尔新闻网